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动态>>正文

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势在必行

点击:[]次

  信息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我国食物结构与生产结构相悖的现象已现端倪,发展现代化农业,从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势在必行。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资料显示,自1986年以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在城镇化过程中逐年递减,从207.1公斤下降到2010年的148.0公斤。导致全国人均口粮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食物结构的改变。任继周说。在大米、小麦等口粮需求量逐年下降的同时,我国对畜产品,如牛羊猪肉、禽肉和乳制品的需求量却在稳定增加。五年来,我国畜产品和饲料进口量成倍增长,其中,玉米进口量增长了104倍。由于玉米价格高于小麦且进口渠道不畅,许多饲料公司已经用小麦代替玉米制造饲料。

   “这是全世界少见的怪事!我们都知道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不能依靠进口,孰知我国饲料匮乏的程度更远甚于粮食?任继周说,这说明当下耕地农业已难以承受食物结构变革带来的压力。  

    此外,耕地农业还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如大面积耕地已造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华北水资源难以为继、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所造成的污染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改变势在必行。

    与耕地农业相对,任继周认为,草地农业才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草地农业不是要把粮食产量降下去,而是要把饲料产量升上来。他解释说,所谓草地农业,就是把饲用作物和草食家畜引入农业系统,对耕地和非耕地的农业用地进行统一规划,以牧草为基质,采用草粮、草林、草菜或草棉结合的轮作、间作、套种等方法,发挥各类土地的生产潜能。

    草地农业的优势在于可以保持水土、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从而降低污染,维护生态安全。同时,草地农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日照、雨水等自然条件,发挥农用土地的生产效益,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同时,生产更多的畜产品,进而有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任继周表示,我国水土资源稀缺,在保证粮食自给而略有盈余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生产数倍于粮食等营养物质的优质牧草。

    他认为,我国食物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问题在于目前仍然坚持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政策使消费与生产系统相悖。如果这种系统相悖长期存在,其振荡频率将不断增加、振幅不断扩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发生灾害性裂变。

    “在食物结构改变的压力下,耕地农业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新型的草地农业必将应运而生。它应继承耕地农业和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全新的式样和内涵,创造新的、适合我国的草地农业系统。这是历史对我们的呼唤。任继周说。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陕西省 西安市 未央区 大学园区 陕西科技大学内

联系电话 : 029-86168260 传真 : 029-86168260